“吉林一号”成功获取首幅0.72米高分辨率光学影像
我国首个商用遥感卫星星座“吉林一号”发射升空后,已经于10月8日成功获取首幅0.72米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图,影像清晰,层次分明,信息丰富。
据报道,“吉林一号”首幅影像图拍摄时间为10月8日早6点,10月8日当晚影像数据回传到地面。在首幅影像打印图上,可以看到北京长安街、鸟巢、水立方等标志性建筑,主要街路上行驶的车辆也清晰可见。目前,“吉林一号”卫星正在规划拍摄吉林省最新高清影像图。
“吉林一号”卫星传回的卫星图片: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附近区域图像
“吉林一号”星座由四颗小卫星组成:一颗重420千克的主星——“吉林一号”光学A星,为高分辨率全色多光谱一体化小卫星,分辨率为全色0.72米,多光谱2.88米;一颗重65千克的搭载星——灵巧成像验证星,分辨率优于5米,将验证新型非沿轨时间延迟积分推扫成像(灵巧成像)技术、新型展开及支撑机构、国产高灵敏度COMS芯片工作性能以及微小卫星多成像模式;两颗分别重95千克的搭载星——灵巧成像视频星,可以拍摄4K超清视频,分辨率为1.12米。
根据近期规划,吉林省计划在2020年之前发射60颗民用小卫星;而远期规划则是在2030年左右,要有138颗卫星在轨。
第一阶段,2015年,在轨卫星4颗,其中2颗视频星,1颗推扫星,1颗实验星。
第二阶段,2016年,在轨卫星14颗,完成首次组网,实现对全球任意地点3~4小时内数据更新。
第三阶段,2020年,在轨卫星60颗,可实现全球任意地点30分钟内数据更新。
第四阶段,2030年,实现在轨运行138颗卫星,形成全天时、全天候、全谱段数据获取和全球任意点10分钟以内重访能力,可提供全球最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航天信息产品。
10月10日上午,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、省长蒋超良来到负责“吉林一号”研制和商业化运营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,对“吉林一号”卫星发射和首幅卫星图像回传情况进行调研,并看望慰问参研参试人员。
巴音朝鲁指出,航天卫星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不仅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,而且市场应用需求大。特别是随着国家《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的实施,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为加快推进航天卫星产业发展,吉林省专门出台《关于扶持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》,把遥感卫星发展纳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增长极。当前,吉林正处在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,要全力支持航天卫星产业发展,把航天卫星产业作为全省创新发展的“一号工程”,纳入“十三五”规划编制中进行总体谋划,推动航天卫星产业快速发展,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。
要不断拓宽发展领域,稳步推进光学制造、机械制造、光电传感、新材料等卫星应用产业,拓展上下游产业链,抢占产业制高点。要积极开拓市场,加快推动技术攻关,在遥感测绘、资源勘察、防灾减灾、环境监测等方面扩大应用,推进产业化和市场化,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、提升发展层次。
要充分发挥“吉林一号”卫星的引领作用,把推动航天卫星产业发展作为转方式、调结构的重要载体,认真组织实施发射后的相关工作,让“吉林一号”卫星尽快发挥作用,真正做到以创新引领发展、支撑发展。
要加大改革力度,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,积极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、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,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。要加大宣传力度,引导人们持续关注、支持航天文化建设,为航天卫星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。
同时,巴音朝鲁强调,近年来,长春光机所在我国光学事业发展、经济建设和高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,特别是在“吉林一号”卫星研发过程中功不可没、贡献突出。吉林省及长春市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,全力支持长春光机所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发展,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,增强发展能力和水平。吉林省内各部门(各单位)要积极配合长春光机所做好各项工作,努力营造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,推动吉林省创新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。